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,智能水表的未来发展
来源:利尔达科技 作者:利尔达 日期:2020-03-27 浏览量:6634

  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,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政府,都陆续出台了多个关于助力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划,旨在探索和推进物联网产业链的生态构建。智慧水务作为政策驱动型物联网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之一,相比其它物联网应用领域,其智能化进程和发展势头迅猛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


  在智慧水务和阶梯用水的共同促进下,我国水表从非智能的机械表,演变为IC卡智能表、光电直读表,以及当前的无线远传式水表。随着物与物连接规模快速增长,专属于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网络,目前为止已有多个技术标准,LoRa、Sigfox、NB-IoT、Wi-SUN脱颖而出。


  当前全球缺水问题日益严重,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,提高管理效率、节约人工成本,智能水表甚至更智慧化的水表正在被广泛应用。2017年我国智能水表产量约2421万台,2018年智能水表产量达2669万台,预测未来五年后智能水表需求量将达4630万只,按当前约3.5亿城镇用户计算,我国智能水表潜在市场容量达1000亿元规模。

智能水表渗透率逐年增加

未来五年智能水表需求量


  国家一系列节水政策的出台,各地“三供一业”的落实,智慧城市智能水网的建设,“新农村建设”以及各供排水用户对高计量精度等级水表的要求,市场对远程抄表和收费管理系统的需求等各类市场驱动因素,不断催生智能水表需求的扩大。


  当然,当前智能水表行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,比如复合型人才、产品设计工艺、装备检测、流量传感与信号处理、原材料、模具技术等方面,都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差距:

  ●民用小口径水表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,但盈利空间不大,工业大口径水表的设计,仍有很大提升空间;

  另外,行业标准的不完备,且各类产品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;

  低档化、同质化、贴牌以及价格优势的产品较多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;

  中小企业多,综合实力强的企业、附加值高的产品和差异化产品少。


  当前仍处于水表制造大国,而非水表制造强国的阶段。

水表发展历程


  从水务企业的角度来看当前发展现状:


  供水区域大、人工监控成本高、抄表难、收费难、管理滞后等问题,导致产销差形势严峻,我国城市平均产销差率达30%,远高于发达国家。这也加速了智能水表及平台化管理的发展进程。为改善产销差问题,一些表厂推出DMA分区计量管理方案,将城市进行区域划分,先对单个分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利用物联网大口径表监控,同时对分区内的用户安装小口径智能表,再利用水务管理系统建立相关的总分表关系,对DMA分区中的管网水压、流量等信息监测,从而对每一个区域进行漏失定量,来降低产销差率问题,解决水务行业痛点。


  当然,解决水务企业的痛点,不仅仅依靠智能水表终端,还需要围绕水务公司精细化运营管理,构建从端到端的行业解决方案,同时结合水司APP服务,为百姓带来新的体验和用水便捷。


  从智能水表技术本身来看当前发展现状:


  以NB-IoT水表为例,上游NB-IoT通信模组厂商的版本经常升级变化,NB-IoT作为远传智能水表的重要通信单元,也导致智能水表的开发设计,需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对NB-IoT部分进行相应升级,势必大大增加了物联网水表的开发和调试工作量。同时由于物联网智能水表的各厂商、各运营商之间各自为营,暂无统一的标准通讯协议,从而导致业务平台、抄表平台等不能统一使用,要去适配不同厂商,不同平台间协议,使表端设计开发工作量增大。其它比如运营商的网络信号覆盖局限,信号质量差异限制,数据传输的加密安全保障等系列问题,都有待进一步提升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


  展望智慧水务的未来发展,其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,随着城市的发展,安全高效供水服务的迫切需求和阶梯水价的实施,各水司供水半径不断扩大,管网更加复杂,成本和运营难度将大幅提高。通过物联网,信息化手段来改变传统水司的运营和经营模式,构建基于物联网、云计算的智慧水务平台,已成为水司建设现代化水务企业的必由之路。智慧水务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,通过数据采集、无线网络、水质水压等在线检测设备实施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,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搭建起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间的桥梁,形成“城市水务物联网”,进而达到“智慧”的状态,智能水表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。


  利尔达集团智能仪表事业部作为在水表、燃气表、热计量行业深耕多年的代表,我们一直紧随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,持续为用户提供从智能表硬件到系统平台解决方案,为合作伙伴提供云、管、端全方位智慧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,帮助产业升级,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。

  业务合作:宋先生18067988380